母校二三事——胡雨龙
创建时间:2022-08-15   浏览量:5895

八三届  胡雨龙

  离开母校二十余载,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母校的许多人和事渐渐淡忘了。但有几件事却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艰苦岁月

我1980年9月进入临川一中就读高中。那时,母校正处于建设之初,校舍非常简陋,我们上课的教室居然用木头撑着楼顶。住的是一间大会议室的地板,我们搬来建筑工地上篱笆当作床垫,用稻禾辅在上面,然后盖上被子,几十个人住在一起。吃的是五分钱一个菜,偶尔食堂供应一毛五分钱的氽汤肉,那就要使出浑身解数,奋力拼搏,挤进卖饭窗口,才好不容易打打牙祭,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五元钱。现在我的儿子就在母校读书,怎么也想像不出那里的情景。我想,也许是那时特别艰苦恶劣的环境,锤炼出我们坚忍不拔的精神,造就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品格,让我受益终生。

踌躇满志

  母校不但教给我们文化知识,而且培养我们立志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我们很明确读书的目的就是学好本领,建设祖国。快毕业时,我们几个同学邀在一起合影留念,并题诗一首:“同窗数载灵犀通,庙堂江湖途似穹,何当共几叙旧怀,却话中华振兴时”。足以透出一股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豪情。我在给我们语文教师詹聿修赠送了一张一寸黑白照片留作纪念,后面引用李白的一句名言:“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时录取分数和去向尚未确定,我和我的同学们立誓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而奋斗。

师恩难忘

  回想起母亲,最让我感动和难忘的还是老师的关爱,我很有幸遇到这些好老师,我的每一个进步都与老师教诲分不开。

  饶祥明老师当过我们班主任,教物理课,我们不懂就问,而且经常跑到他房间去请教,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在决定高二分班是去读文科,还是理科时,他晚上陪我在校园转了几圈,分析利弊,帮助我选择。邹常仁老师是我的班主任,英语教师,责任心特别强,爱生如子,封我担任班长,经常在课外辅导我英语口语。詹聿修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教学艺术精湛,讲课入木三分,同学们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他还经常关心我们生活冷暖,让我感到家一般温暖。我记不清还有多少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当人梯。我们从教师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感谢您!所有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