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母校情忆在临川一中的学习岁月——黄儒荣
创建时间:2022-08-15   浏览量:11711

  欣闻母校即将迎来50周年校庆。在此我向母校全体师生致以最热烈、最良好的祝贺!

  作为校友,我始终铭记着母校、母校老师们对我的教育之恩;同时为学校的光辉历史、现实的巨大发展,感到欢欣鼓舞,并为之而骄傲! 也对培育我的母校、母校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是母校培育了我,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为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母校的二年学习生活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遗忘。二十年前的中学校园生活仍历历在目,还记忆犹新,那令人激动的中学时代常常记在心中,仿佛像昨天一样。母校的一草一木让人留恋、怀念和向往。忆当年使人兴奋和激动。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历程与母校的教育、培养密切相关。中学阶段是人生驿站中重要的一站,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人生观的形成和职业的选择。

  我是1984年从连城中学考入临川一中的, 1986年考入南京大学少年班学习。我在临川一中度过了二年难忘的时光。

  母校教学严谨,学习气氛浓厚。学校有一批对教学事业忠心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教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老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是母校的老师鼓励我们奋发学习,努力进取。

  母校有良好的校风。母校教学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与母校良好的校风,长期以来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很大关系。记得当年校内共青团的活动十分活跃。市教育局许水明老师,现任校长饶祥明老师均先后担任过我们的校团总支书记。

  母校学科竞赛丰富多彩。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组织多学科的兴趣小组,并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经常组织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学科的竞赛,并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这些竞赛、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发现了尖子人才。不少同学能在以后的高考中上重点大学乃至少年班与这些活动都有很大的关系。

  在那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中学时代,有许多美好的回忆,但对我印象最深和影响最大的,是母校的几位老师,几位可敬的恩师。

  班主任是陈齐义老师是一位仁慈、有爱心而又负责任的人。陈老师是教我们立体几何和代数的,陈老师以精深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常常拿着木制的大三角板和大园规,在黑板上给我们演示立体几何求证题的巧妙方法。陈老师思路缜密,语言幽默,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们班几十个学生开始对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陈老师对我们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陈老师在我们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和老师,十分平易近人。陈老师衣着朴素,夏天常穿着一件灰色短袖衬衫,灰色长裤,对学生说话轻声细语,总是有问必答,使我们倍感亲切。因此在担任我们班班主任和数学课老师的三年中,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名列前茅,有多人参加全国和省、市数学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教我们化学的是曾武泉老师,那时曾武泉老师好象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可是化学课上得非常形象生动,有声有色。曾武泉老师说:“万物变化离不开化学反应,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开发。”曾武泉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我们班一位同学上晚自习迟到了几分钟,曾武泉老师硬是叫他罚站了一节课,并找班主任和其家长做思想工作。曾武泉老师责任心非常强,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和晚自习时间他是分秒必争外,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吃过晚饭到晚自习前的点滴时间,给我们进行辅导,做习题,在高一、高二二年的时间中,我们班的化学成绩一直处于全年级第一名的位置,在高二下学期,我由于准备参加当年高考并为准备参加少年班考试做准备,我就插班到高三(1)上课,结果在一次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中,我的化学成绩居然考了他们班第一名,可见曾武泉老师教学质量之高。可以说我对化学的兴趣也是从这个时候养成的,在大学我学的是化学,大学毕业后也一直从事化学工业方面的工作。

  教我们语文课的是邱清瑞老师。邱清瑞老师是一位对自己和对学生都要求十分严格的老师,学生们都对他怀着敬畏的心情。但这不是由于他对学生严厉,相反,却很少见到他批评学生,而是由于他那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学者形象,还有他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肃然起敬。曾记得当我们走进教室第一课的时候,邱清瑞老师给我们的见而礼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记住吧!无沦什么时候,书是靠读出来的。”邱清瑞老师语文课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的作文课:当堂命题,以自己生活中的事写一篇有意义的议论文,要求学生必须在两节课内写完,当堂交卷,不许拿回家去做。这样坚持做了—学期之后,确使我们得益非浅。邱清瑞老师批改完每一篇作文,总要写上一段评语。评语中肯、深刻,既有鞭策,更多鼓励,令人深感谆谆善诱之情。还有一堂课,邱清瑞老师说代数中负负得正的概念,在语文中同样可以应用。 邱清瑞老师说:“我不得不去。用了两个不字,负负就得正,不得不去就是一定得去。” 邱清瑞老师把语文教学和数学概念联系起来,既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这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使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另一位难以忘怀的是教我们英语课的郑老师。郑老师教英语的特点是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分析句子,解释课文,最后由她纠正错误。同时,她开始系统地教我们英语语法,这在过去还没有哪位英语老师做过。由于深切感受她的渊博的学识和特有的魅力,学生们对她十分信服,因而学习也特别认真。回想起来,上她的英语课,对我是有很大帮助的。

  还有教我们物理的骆鸿兴老师,他的教学水平也是非常高的,他治学严谨,讲课认真,他在黑板上书写的板书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他的物理教学对我印象很深。

  上述几位可敬的老师,对我来说,不仅教给我知识,使我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为人,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时代的我。尽管时过二十多年,一想起我的高中时代,我的母校,这几位老师的形象仍然在我的心中闪光,令我毕生难忘。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衷心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教育。高中时代是每个人的黄金时代。母校时刻用它的德厚、学博、体健、创新、诚实、坦荡、正直,教育着我们,引导我们走向成熟,给予我们智慧、勇敢、力量。

  我念念不忘在我接受基础教育时,是母校的“乳汁”哺育了我,使我有了坚实的知识根基;是母校的师德教育了我,教我怎么做人,怎么报效国家;也是母校的校风感染了我,勤奋学习,永无止境。所以在母校求读几年中,是我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黄金年华。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母校的栽培是分不开的,我们将水远牢记高中时代。我庆幸在有优秀的教师群体和美好的学校环境的母中度过了我的高中时代。每当想起这些,我更加热爱素称“才子之乡”的家乡,更加怀念母校的学习时光。

  值此校庆50周年之际,衷心地祝愿母校蒸蒸日上,名誉天下,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祝贺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临川、为抚州、为江西乃至为全国输送和培养更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幸福安康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衷心遥祝母校全体老师和校友们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祝母校越办越好,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教育战线一颗永放光彩的明珠。

                    2005年5月8日于南京

 



我的父亲

黄儒荣


尊敬的姚祥明校长、尊敬的黄华昌校长、尊敬的许为良主任以及其他各位校长、主任,尊敬的胡允宏老师:您们好!!


  欣闻临川一中即将迎来50周年校庆,在此我向临川一中全体师生致以最热烈、最良好的祝贺!


  校庆办胡允宏老师要我写一篇关于我父亲的教育子女的文章,我感到非常突然,也感到非常荣幸,更无法推辞!


  我的父亲———黄泉水,出生在江西省临川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我的父亲是个憨厚慈祥识字很少的农民,一生历尽坎坷。他出身贫寒,自幼失去父母,10岁就开始做长工。解放初期,父亲加入了党组织,并先后担任头昌村(大队)会计,白露生产队队长。在任村干部、生产队队长期间,父亲积极为老百姓谋利益,常年是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忙碌,开河引渠、开荒整田、开山造林,逐步改善了家乡的自然面貌。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政策的指引下,我们家承包了十几亩责任田,由于父亲精耕细作,粮食常有剩余,父亲便常接济毗邻的村庄老百姓,因此得到临近村庄老百姓的好评。


  父亲一生,节衣少食,辛苦劳作,养育了我们八个儿女。小时候,我家里兄妹四人都在上学,母亲又早逝,家境很窘困。可想而知,把八个孩子拉扯成人,父亲的担子有多重。多少甘苦辛辣,多少贫寒多少风霜,都在父亲的操劳中成为过去。他们为我含辛茹苦了几十年。


  父亲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艰辛。那时候我还小、但已能隐隐约约地体会到,父亲的心中总是装着未来,所以再艰苦也不能把他压垮。他白天忙于农活,夜里挑灯兼顾大队安排的事务,凌晨四、五点我们还在酣睡的梦里,他已起床手磨豆浆、做早饭了。当天蒙蒙亮,村民到家买早餐的豆腐时,才叫醒我们该起床念书,吃饭,准备上学了。在我的记忆里,从我上小学的1976年起到1986年我高中毕业的十年,我所知道的父亲每天的生活轨道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我上大学,考进高等院校,开始我的职业生涯后,才渐渐淡忘了父亲忙碌的身影。


  父亲没有文化,可他希望我们学习好,做个有文化的人。父亲很关心我的学习。只要一看见我在看书,他就会高兴地对村里人说:“我家儿荣(我的小名)每天都看书,他学习好。”记得在高考的那天,父亲一大早就从三十多里的村里走路赶到学校,将一块手表交给我说:“这是我借来的,你拿去看着时间,不然到交卷时还没做完。”我知道,父亲一辈子也没戴过手表。可为了我,他却厚着脸去向别人借。我望着父亲佝偻的背影,不知说什么话好。


  深受没有文化之苦的父亲千方百计供养孩子上学。我兄妹八人有四人先后在临川一中就读,我三哥黄毛荣,1983年—1986年就读于临川一中,班主任是占津修老师,后考取江西中医学院。我1984年—1986年就读于临川一中,班主任是陈齐义老师,后考取南京大学。我弟弟黄子荣1990年—1993年就读于临川一中,后考取江西师范大学。我妹妹黄样梅1991年—1994年就读于临川一中。我和我三哥黄毛荣还于1986年同时考上大学,这也着实让父亲感到自豪。


  父亲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培养孩子要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父亲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让我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我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喂猪、砍柴,到田间做一些农活。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义务感。我们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父亲不爱空谈,做事踏踏实实,讲求实效,这一点对我们影响很大。我记得1986年我考入南京大学,这是我第一次远离家门,临走时父亲千叮咛万嘱咐,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做人、好好学习,我一直牢记于心,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父亲是个平凡的人,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他却用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们,父亲的善良敦厚,父亲的诚实守信,父亲的虚怀若谷……一切的一切都会使我们受益无穷。 


  父亲是世上最平凡最普通的父亲,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最伟大的父亲,我知道我们所有的人都会这样看待他们自己的父母,也但愿如此。俗话说,子不嫌父穷,不嫌母丑。因为树有根,水有源,世上每一个人,不论富贵贫溅,都必须记住先人给了自己生命的功劳。不管命运多么曲折,人生多么艰辛,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就是一曲壮丽的赞歌。一个不深爱自己父母的人,决不可能真正去爱其他值得他爱的人们,决不可能有真正的感情。


  最后再次衷心祝愿母校全体老师和校友们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祝母校越办越好,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教育战线一颗永放光彩的明珠。


黄儒荣
2005年5月8日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