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校生活 感恩浓浓师情——徐德庭
创建时间:2022-08-15   浏览量:6215

七八届 徐德庭


  离开母校——临川一中,已经二十五年了。每当想起母校的学习生活,心中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因为它不仅留给我中学生活的美好回忆,更给了我知识的源泉和人生的启迪。 

  我是一九七五年到母校读书的,由于家住城郊,母校提供留校寄宿,我在这里生活了五个年头。当时的临川一中叫临川县中学,名气还不是很大,但它以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治学严谨而为学生家长所信赖,也常常让我们学生感到自豪。那时的校园是一座教堂的旧址上改建的,校舍简朴,但场地较宽敞。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大礼堂,前面的花坛内种满了各种花木,四季色彩斑斓。教学楼、办公室、教师宿舍、学生宿舍井然有序地分布在学校的大操场周围。校内有一大一小两个池塘,一个在大操场旁边,一个在教学楼的后面。池塘周围林木成荫,每天清晨和傍晚便有三五成群的学子在这里流连倘样,一阵阵轻轻的诵读声传出,宛如一支美妙的交响乐曲,使校园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母校留给我的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校外有劳动基地,校内有校办工场。在恢复高考前的学校生活,每周都有生产劳动课,每个星期六的下午,校园里常常是一片喧哗,极其热闹。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卷起裤腿,打着赤脚,或肩扛农具,或担着粪桶,浩浩荡荡开向远离学校七八里外的校农场。在骄阳下,在泥地里,挥洒汗水。参加这些实际劳动后,使我进一步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的含义。通过劳动实践也使我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爱护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和劳动时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 

  在我的印象中,母校的老师都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不怕吃苦。教师们大都居住在校内的宿舍里,以校为家,他们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白天,晚上都忙于授课、备课、批改作业等,几乎很少有空闲的时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都要工作到深夜。生活的清苦、工作的辛苦,似乎不为他们所觉,有时工作之余,还常见教师们聚在一起打篮球、散步。他们这种艰苦环境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曾深深地感染了我,并久久地印在我的记忆中。 

  我高中阶段的几位老师:李抚生老师、卢国兴老师、林墨老师、蓝式定老师,他们学识丰富,有极强的人格魅力。李抚生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兼任我们的语文课教师,他是学俄语出身,但有深厚的国学功底。经常是带着一张讲课提纲进教室,打开话夹随着浑厚的声音,就能把同学们的思绪带进美妙的文学世界,时而如涓涓流水沁人心扉,时而如海浪奔腾慷慨激昂,我们陶醉其中受益非浅。作为班主任,李抚生老师对我们的学业从来是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发现有的同学对待学习有松懈苗头,他便会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尽管如此,但我们常常能感受到李抚生老师严肃的外表下所深藏的慈爱和关心,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卢国兴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课教师。他的讲课逻辑性强,清晰而风趣,常常引起同学们的满堂笑声。一个复杂而枯燥的数学原理,经他一推导,变得形象而易懂,且不容易忘记。物理课林墨老师总是一副慢条斯礼的样子,带着宽边眼镜,衣着整齐。物理课讲得好,还时常用一些伟大科学家的事迹来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志向。化学课蓝式定老师,教学严谨,不苟言笑,上课声如洪钟。常常通过精彩的化学实验和生动的语言比喻,让我们对奇妙的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还有华宇贞老师、卢锦文老师、章华琴老师……,他们都是临川一中的精英,在黄华昌校长的领导下,以出色的工作,谱写着母校的华采乐章。

  五年的中学生活是短暂的,但它对我一生的影响是深刻而难忘的。一九八零年,我从母校考到南京上大学。离开相处多年的老师和伙伴,一种深深的寂寞和留恋好长时间不能排遗。二十五年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学校教育所形成的人生观、道德观,给了我经受艰苦生活磨炼和考验的勇气,也引导我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荣辱、甘苦。也正是母校老师的辛勤教育,使我日后能尽快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烙着母校的教诲之恩,处处铭刻老师的哺育之情。

  岁月如水,往事依旧。回忆母校给我的培育,终生难忘。值此母校五十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让我由衷地道一声:感谢您,母校,感谢您,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