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永恒的怀念——胡全科 饶金水
创建时间:2022-08-15   浏览量:11596

  今年5月24日是我们母校—临川一中五十华诞。五十年来,历届师生艰苦创业,勤于耕耘,母校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不断辉煌,如今已是省属重点、全国优秀。去年高考母校又创新高,可庆可贺!

  我有幸成为母校首届学生,亲历母校初创时的艰辛,同时也给了我锻炼成长的机遇。母校创办初期,一无校舍,二无教学设施。后搬到现在的校址,除了新做的一幢两层四个教室教学楼外,全是些破旧房子。为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号召大家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千方百计建设我们自己美好的校园。学校的号召,就是我们师生迫切的愿望,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建校活动,拉开了艰苦劳动建校的序幕。

  全校性的劳动建校活动,是从建造体育场开始的。当时母校的群体“劳卫制”达标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苦于没有运动场所,就连上体育课也是在教室旁狭小地段进行。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写报告求助体育场地,县政府也非常关心,速批20亩土地,地点就在学校门前。

  有了场地,没有经费,怎么办?学校当即决定师生自己动手干,并成立了筹备小组,具体解决体育规划,砂、石、土的采集地点,劳动组织特别是劳动工具自带问题。黄定华校长亲自指挥,学生会具体组织实施,体育老师现场指导。据我回忆,体育场地约有13500多平方米,垫高0.6米,需要砂、石、土方共计八千多方,按平均每人10方分解到班级。砂石的采集点确定在上顿渡桥西靠北的沙滩上,黄土的采集点确定在鱼苗塘山上,并分段具体落实到各班。各班接受任务后,除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外,还进行了认真筹划,合理的调配劳力,确保劳动工具落实。各班的大体做法是:按照同学劳力强弱、性别差异、家离学校远近的原则,合理搭配,组建开挖、运输、平整夯实等若干小组,任务落实到组,劳动工具也由组里家离学校较近的同学负责解决。各项准备工作细致就绪。

  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四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建造体育场开工典礼,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爆竹雷鸣,一派欢庆景象。师生情绪激奋,各班各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职到位投入到火热的建造体育场活动中去。之后每日课余,从上顿桥下沙滩到鱼苗山塘七到体育场用地的十几里路上,不管天晴下雨,都有我们师生川流不息的劳动大军,挖砂、取土、筛卵石,忙个不停;挑的、扛的、拉板车的,多装快跑,源源不断地把砂石土运往体育场地。许多同学手上磨破了皮,脚上打起了泡,全然不顾,贴上膏布,简单包扎,又继续劳动了。四班高国钦同学分在开挖组,挖卵石、筛卵石,重体力活,一干就是十多天,没有轮换,双手十指都贴上了膏布,仍坚持干。我当时作为学生会主席,劝他轮换,注意身体,他不肯。他说:白天干这活,晚上睡觉腰腿确有酸痛,第二天虽没有完全恢复,但一融进劳动队伍,酸痛消失了,劲头自然就有了。付如珍是我班上年龄最小的女同学,原安排她帮推板车,她却拣重活干,自带箩筐与另一女同学邓木金扛砂石,压肿了肩膀,她咬牙坚持,一直扛到建造体育场结束。各班的班主任一直跟班,不仅参加劳动,还要关心照顾学生,跑前窜后,帮助解决劳动过程中的问题,比起同学们来,辛苦有加。经过师生两个多月的辛勤劳动,到七月底体育场胜利竣工了,师生们无不感到自豪,对母校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从此,劳动建校成了母校一项不成文的制度。据我所知,一九五八年上半年,县财政拨给学校三万元维修费,改建三层楼危房教室。按照学校安排,各班又组建劳动队伍,轮流参加建筑工地劳动;整理旧料、旧砖瓦,扛木材手竹;凡是师生能做的事,几乎都参与了。由于学校巧安排,师生的劳动参与,三万元人民币价值倍增:拆了原三层楼危房,改建成两层六个教室;利用拆下的旧料,盖了一栋能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堂兼膳厅;新购主要材料,在原新教室旁盖了一栋两层四个教室的教学楼。

  一九五八年学校还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老师和同学都不能建立了生产基地。老师的生产基地在学校后面围墙外,同学的生产基地在跳石。生产基地主要是种蔬菜,栽少量水稻,还养猪。老师和同学分别轮流到自己基地上定期参加劳动,按预定计划,无偿向食堂提供蔬菜,遇上喜庆节日,还要宰猪改善大家生活。通过基地劳动,不仅可以学到一定的生产技术,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劳动所得的果实改善了生活,降低了伙食费,减轻了同学们的经济负担。那时,学校收取的费用很少,学杂费每学期5元,书本费也是几块钱,其它应再没有什么费用了。寄宿生每月伙食费4元左右。

  一九五八年是母校最紧张繁忙的一年:改建扩建校舍,“劳卫制”达标,首届学生参加中考,承办全省中学体育工作现场会。正是五二四焕发的热爱学校、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推动了各项工作。这一年,师生齐心协力,新增了十个教室和礼堂、体育场,教学条件和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首届中考成绩名列地区前茅;群体活动蓬勃发展,荣获教育部和国家体委授予的“全国体育运动红旗校”锦旗,成为省地的知名学校。

  为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并把此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九五九年校学生代表大会上,根据学校党支部的建议,决定把艰苦创业的首创日—五月二十四日定为校庆日,并于次年五月二十四日第一次举行了校庆纪念活动。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虽已年过花甲,五二四情结,却是终生难释。